
杨明清 本报记者 张嫱 本报通讯员 殷世山牛壹佰
“工会把我们拧成了一股绳!现在,我们这些零散农户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游击队’,而是有组织、有品牌的团队。”日前,在山东青岛润泽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工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加入工会的合作社职工刘加乐表示。
近年来,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总工会找准工会参与乡村振兴的切入口、着力点,坚持抓点带面、统筹推进,以“工”助农,以“工”促农,打造工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模式。
主体激活:从“单打独斗”到“集体合唱”
2021年3月,西十字路村成立西海岸新区第一个农村村级工会联合会和第一个职工之家。工联会以西十字路村为中心,吸纳农民工和小企业主加入,形成15分钟工会服务圈。如今,职工之家成了村民的日常“打卡地”,法律咨询角里牛壹佰,经常有农民工前来咨询土地流转合同等问题。
“过去合作社遇到问题只能自己解决,现在工会开展的技术培训、法律维权、产销对接服务帮了大忙。”刘加乐指着一张集体协商签约仪式照片感慨。这张照片背后,是新区总工会构建的权益保障长城:集体协商覆盖538家企业,签订率达92.12%。今年7月的集体协商工作现场推进会上,100余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将技能提升激励、创新成果分红写入合同条款。
据了解,通过实施建设“家门口工会”创新行动,西海岸新区建立36家社区工会联合会、商业街商户联合工会,将分散的合作社、新农人等纳入组织网络,为工会助力乡村振兴打下基础。今年以来,在乡村新建工会3家,吸纳农民工会员1500余名。
资源嫁接:城乡要素流动的“工”字桥梁
在“工创夜校”的AI赋能HR培训现场牛壹佰,30名乡村企业骨干学习用智能工具优化人才管理,目前6场夜校已培训学员240人;在“工会助力乡村振兴”职业技能竞赛赛场,20余场竞赛覆盖农村电商等领域……这些都是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开展山东省总工会、青岛市总工会乡村振兴“十大行动”的缩影。
今年,在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中,新区总工会开展涵盖产业帮扶等多领域工作,形成“一领域一方案、一区域一特色”的推进机制。
“通过发挥组织优势,搭建平台,我们吸引并培养了一批新农人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封伟介绍,今年计划联合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开展乡村振兴创业大赛,挖掘和培育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乡村振兴项目,并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激发创业活力。
近年来,工会的动员能力在资源嫁接中得到生动体现:依托“职工就业指导站”等,对1100余名职工免费开展培训就业专项行动,考试持证通过率达91%以上;西海岸工惠数智平台啤酒节期间发放百万文旅消费卡。
能力跃升:从“劳力输出”到“乡村工匠”
在宝山镇大陡崖村,山东省农民工之星宋芳的沃泉生态农业版图正加速扩大:整合21户闲置宅基地,打造全区首例以租赁闲置宅基地为主要模式的民宿;采摘园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为合作农户统一配送蓝莓树苗并提供技术指导,农户不仅可以到公司打工,还能承包经营。
“这两年,创业过程中面临着资金、销路等多重困境,工会把我们纳入‘工创+’扶持体系,不仅对项目提供规划指导,还拿出专项补贴资金进行扶持。”宋芳介绍,沃泉生态农业打造的农业旅游基地已带动就业百余人,户均年收入从2万元增至4万元。
近3年来,在省市补贴的基础上,新区总工会配套资金42万元,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项目、创业个人进行重点扶持,同时在工匠评选中设置“手造工匠”类别,将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突出作用的手艺人纳入评选范围。
如今,新区总工会已孕育出25家省市区三级工友创业园,农民工之星28人、工友创业带头人32人、乡村工匠6人,辐射带动创业就业2.7万余人,乡村振兴“十大行动”推动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
此外,新区总工会还打造工友创业园+工友创业联盟“双轮驱动”协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通过组建创业导师辅导团,聘任13名工友创业导师,为工友提供政策指导、资金扶持等服务牛壹佰,受益1600余人次。
思考资本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